摩拜单车又一次巨额融资的背后或许是一场大型骗局

2017年1 月 4 日,节后复工的第二天晚上,摩拜单车媒体群里极为低调的,扔进一篇新闻通稿—— 《摩拜单车新一轮融资超 2 亿美金腾讯、华平领投,携程、TPG等新股东入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如此巨大的融资额和豪华的新股东阵容甚至没有一场正式的融资发布会。

2017年1 月 4 日,节后复工的第二天晚上,摩拜单车媒体群里极为低调的,扔进一篇新闻通稿—— 《摩拜单车新一轮融资超 2 亿美金腾讯、华平领投,携程、TPG等新股东入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如此巨大的融资额和豪华的新股东阵容甚至没有一场正式的融资发布会。

摩拜单车宣布完成新一轮 (D轮)2.15 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 15 亿元)的股权融资。腾讯、华平投资领投本轮,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携程、华住、TPG等;红杉、高瓴等现有股东均跟投本轮融资。全业务投行华兴资本为摩拜单车提供共享单车行业的独家财务顾问服务。

共享单车的龙头老大,摩拜单车,再一次以远超人们想象的融资额和融资速度,使最后一点点质疑共享单车的人动摇、放弃挣扎。

摩拜单车的投资方名单上,这次又被粘上了长长一大串”知名“机构名单,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便是腾讯和华平投资的继续跟进。美国华平投资的执行董事胡正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共享单车里的投机者今后会陆续被踢出局。

摩拜一直在与政府层面保持很好的沟通,了解政府的需求,并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和政策调研过程中。当政府介入到这个市场,共享单车一定就不会是随便有个自行车就可以来做的市场了,会有一大批缺乏技术、运维能力的公司,亦或是为了吸引单车押金的投机者,都将被踢出局。

之前投资 ofo 共享单车的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也曾放豪言,共享单车领域会在九十天内结束战斗。

目前市面上各色共享单车已经过于饱和,仅仅应用便有几十款。像是在重现当初百团大战、直播行业的疯狂,只是现在,那些疯狂的行业基本都冷了下来,只有共享单车依然屹立于风口不倒。

摩拜单车又一次巨额融资的背后或许是一场大型骗局

在资本寒冬里,共享单车大战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节目,但是这一节目的荒诞性却不亚于之前那些曾经疯狂过也站在风口的”前辈们“。只是,摩拜单车长长的投资方列表和极快的融资速度,看起来像极了击鼓传花的游戏。

巨额融资到底是不是“人造风口”?摩拜单车巨额融资背后,起码还存在三个问题让人扑朔迷离:

1.成本
在关于共享单车的已知的报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所谓“事实”——共享单车三个月即可回本。看起来简直像极了只赚不赔的好生意,只是过去十几年完全没人看到这块宝矿而已。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首先,随着不同家的共享单车越来越多,假设这些单车全部上路,供给过剩的情况下,一辆单车一天内是否能够达到所谓的高频使用?学生寒暑假导致的供给减少,以及冬天的气温因素都是绕不开的问题。就有共享单车行业从业者告诉老俍,冬天一冷,摩拜单车会被冻得打不开,其它共享单车也不会好过,来年春天一定是遍地单车尸骸;

其次,共享单车运营成本到底有多高?损坏、偷窃、搬运、维修、上油,那些我们看不到的维修与损耗并非小数目;

第三,大肆烧钱的时候,所谓“广告”的收入模型还没有建立。现在共享单车不断入局使得谁也不肯放慢扩大占据市场的速度,不断疯狂持续烧钱,无暇顾及收入模型建立;

第四,越来越多的单车加入战局,意味着原有公司必须增加投放量来刷存在感,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直接令零部件供应紧张程度加剧,同时推高生产成本。现在的共享单车对供应链的渴求与控制,就像是智能手机市场的翻版。

全民自行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想唤醒人们使用自行车的习惯还容易么?O2O撑了两年,在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又能撑几年?

Uber 中国第八号员工,UBS 投行从业,回家吃饭联合创始人谈婧替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 《共享单车三个月回本?两个简单的算术告诉你真相》:

原有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回本时间=300元成本/ (0.5元*10次)=60天
但是,当我们仔细探讨一下公式里的核心假设:

1. 如果供给是无限的,频次能到10吗?
自行车的供给是无限的,无论是技术、成本、道路资源、用户粘性,都不构成门槛,所以,当路上投放的车辆是无限的,需求被大量供给摊薄,每天还能有10单吗?拿到融资的17家公司的单车都上路,稀释以后每天能有多少单呢?我们客气一点,除以2.5吧 (这相当客气了,回想一下你最近在路上看到的车,越整齐的一排,就越表示空置):
回本时间=300元成本/ (0.5元*4次)=150天
听起来不那么性感了?

2. 运营成本有多高?
做互联网的和做金融的,总以为世界是无摩擦的,按一个按钮就立刻出结果,对此,做运营的和做供应链的表示too young too simple损坏、偷窃、搬运、维修、上油,全都是现实的运营成本。如果一辆自行车的运营成本是制造成本的3倍 (这个数字有来源,不解释),那么:
回本时间= (300元制造成本+300*3元运营成本)/ (0.5元*4次)=600天
一辆公用自行车,能坚持600天吗?
运营成本,有良心的公司把它放在自行车制造成本里 (特制的锁、轴),有的公司把它放在毛利往下的人工/物料/运营等成本里,很久以后才给你看到,成本只是被藏在利润表的不同位置而已,省不下来。
所以,共享单车轻松的回本模式到底是理想状态还是确实如此呢?

2.投机者
摩拜单车的投资人名单华丽而冗长,可是如此之多的投资者,他们到底看中了什么,又如何分配利益,最终谁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我们对比一下目前共享单车前两名的历次融资情况:

摩拜单车又一次巨额融资的背后或许是一场大型骗局
摩拜单车历次融资
摩拜单车又一次巨额融资的背后或许是一场大型骗局
ofo 共享单车历次融资

摩拜单车从2015 年 10 月至今融资六轮,大口吞下上亿美元,投资方名单里早已不那么单纯。VB 基金、一众大型 PE 、知名 VC、BAT 等等,每一方都因其性质有着完全不同的入局考量。摩拜单车引入如此之多的投资方,创始团队的股份早已大幅稀释。现在你甚至很难判断这家站在风口上的公司,控制权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中。

股权结构错综复杂,各方利益平衡都变成了比共享单车自身发展更大的难题。随着华平这样大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进驻,势必对摩拜单车的盈利和退出预期有一定要求。而华平执行董事胡正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共享单车里的投机者今后会陆续被踢出局。这里的投机者所指到底是谁呢?恐怕没那么简单。

3.业务和市场层面摩拜单车以及很多共享单车在宣传时都会强调,共享单车是绿色出行的好项目,能够缓解交通压力还可以减少交通污染,政府支持。可是尽管共享单车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利益集团 (出租车公司及司机)、政策管制 (牌号、外地司机)等诸多不利因素,但依然有一定的政策风险——当你看到满大街小区胡同随处乱放的各种颜色自行车就会明白。过量的共享单车投向城市,这对城市治安管理并非一件好事。

在 《共享单车,真假风口的幕后战事》一文中曾经为共享单车市场有多大算过一笔账:中国市场一年的收入,在理想情况下,一共也就是 180 亿到 300 亿人民币的盘子,而滴滴代表的网约车,市场预期规模超过五千亿。

这样一个“人造风口”,共享单车已经越来越像一场资本游戏。如此之多的共享单车们去抢夺并不大的市场,如此之多的资本们挤破头砸钱。在头部公司被热捧之后,新的公司就像蘑菇一样一个个冒出来,资金也在短期内疯狂涌入。它们和2014年以来的所有热点创业项目的崛起路径是如此神似。如果这是个明显的骗局或大败局,可为何无数人依然义无反顾地不断趟进来?这些大资本们真的蠢么?或许还有一种可能——他们才是策划这场骗局的真正庄家。

最终谁来接共享单车这样一个大盘呢?倒有些让人期待了。

本站 [ 俍注 ] 内除注明转载文章,其他均为老俍独立创作,采用「CC BY-NC-ND 4.0」创作共享协议。
原创不易,希望保留原文链接转载,原文链接:https://oneinf.com/news/132.html
(0)
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打赏
上一篇 2017-01-05
下一篇 2017-01-08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